一、考查内容与形式
校测以综合面试为主要形式,时长约15-20分钟,由多位学科专家组成的考官小组进行多对一提问。内容主要涵盖以下维度:
专业志趣与学科特长:这是考查的核心。考官会深入追问学生申报强基专业的原始兴趣来源、对学科的理解深度(如:“你为什么选择应用物理学?谈谈你对量子计算当前发展的认识?”),以及是否具备在该领域长期耕耘的坚定信念。
数理基础与创新思维:尤为注重考查逻辑思维与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试题常包含基础数理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开放性的创新设想题。
时事热点与科技前沿:试题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相连,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前沿与发展大局。例如,可能会围绕“芯片制造‘卡脖子’难题”、“双碳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话题,考查学生的知识广度、深度与社会责任感。
价值观与家国情怀:隐含在整个面试过程中。通过询问学生的未来规划、人生榜样等,评估其是否具备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使命担当。
往年面试题目参考:
1.你报考东北大学的优势在哪里
2.为什么选择报考东北大学?如果没被东北大学录取呢?
3.谈谈你对东北大学自主招生的看法
4.你的性格与兴趣和你所选东北大学专业相匹配吗?
5.你自己对在东北大学和工作后人生的规划是怎样的?
6.东北大学简称是什么,说说东北大学校训的含义和出处
二、校测试题难度分析
整体难度偏高,具有显著的选拔性。
知识广度要求高:绝非仅考查高中课本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对所报专业领域有前沿性的初步了解,并能展现跨学科的知识储备。
思维深度挑战大:面试官善于提出连环追问,由浅入深,旨在探查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考验临场应变和心理素质。
作答标准多元:没有唯一标准答案,更看重分析过程的严谨性、视角的独特性以及学术潜质的展现。单纯的“刷题”式备考效果有限。
整体来看,东北大学强基校测是一场对学生“志”与“智”的双重考验。它选拔的不是“高分做题家”,而是基础扎实、心怀家国、勇于创新的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苗子。对于目标明确、真正热爱基础学科的学子而言,这正是一个展示自我、通往卓越的绝佳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