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比2023年与2022年广东本科批院校专业组录取数据来分析院校录取结果差异,便于预测院校专业组录取分的变化趋势。为了更直观地对比两年的院校专业组录取结果差异,除了展示院校专业组的录取分和位次,还引入了同位分(即根据2023年的一分一段表,换算出2022年的录取位次相对应的2023年的分数),以供考生进行参考。
下图展示了广东2023年院校专业组录取最低分与2022年同位分差值的统计分析。其中差值为负,代表2023年院校专业组录取分与2022年相比有所下降,反之则代表院校专业组录取分有所上升。

从图中可以看出,2023年本科物理类院校专业组共有2243个,其中83.33%的院校专业组与2022年相比,同位分差在10分之内。7.62%的院校专业组同位分降幅超过10分。6.11%的院校专业组的同位分升幅超过10分。
院校专业组录取分大幅度的上升和下降,有可能是部分院校专业组调整了选科,或招生专业热度发生了变化,或是院校改名如学院升级成大学,也有可能是招生计划数量发生了改变。
1.2广东省2023年院校录取分上升较多的院校专业组信息 下表展示了录取最低位次上涨较多的院校专业组录取信息。从表中可以看出,上升比较多的院校专业组类型比较偏向物+化组。

录取分上升最多的是南方医科大学(不限)专业组,上升了66分。该专业组将2022年的外国语言文学类、健康服务与管理和法学3个专业取消,增加了针灸推拿学专业。显然取消的3个专业或冷门或该校不擅长,增加的针灸推拿学相对来说更受欢迎,该校也更擅长,即调整后的专业组中不再存在冷门专业,更多学生会选择填报,从而提高了录取分数。
录取分上升第二的是云南师范大学(化)专业组,均上升了53分。该专业组下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招生人数由2人上升至4人。虽然人数上涨,但分数仍然飙升,主要原因是该专业组2022年出现了征集情况,2023年未出现征集,即2023年属于正常位次回归。此外,优学教育研究院认为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属于“进可攻、退可守”型专业,很多家长和考生可能认为该专业只适合当数学老师,其实数学老师只是其最为保守的一个就业方向,很多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都亟需数学方面的人才,若能辅之学习一些计算机语言等就业前景会更广。
录取分上升第三的是广东药科大学(化/生)专业组,上升了50分。该专业组2022下设护理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20个专业,2023年仅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西医临床医学3个专业,即新的专业组是从原专业组里分离出来的,且均为热门医学类专业,考生报考时不需要担心专业调剂的问题,自然会促使分数的上升。
以上3个院校里,有两个为医药类院校,由于医学类专业冷热差距过大,医药类院校专业组进行专业调整时经常会影响分数线,优学教育研究院建议想报考医药类院校的考生多多对比往年专业的变化,结合分数线科学填报。
1.3广东省2023年院校录取分下降较多的院校专业组信息下表展示了录取最低位次下降较多的院校专业组录取信息。从表中可以看出,上升比较多的院校专业组类型比较偏向复选为不限的综合类专业组。

录取分下降最多的是广州大学(不限)专业组,下降了127分。该专业组下设物理学(师范)、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等8个专业,招生人数由428人上升至458人。其分数下降如此剧烈是令人意外的,因其2022年出现了征集,2023年并未出现征集,该专业组仅天文学一个较冷门专业,其余专业为师范类或较热门专业,且往年位次维持在60000名左右,可能是该分数段考生选择了其他院校专业组,故而导致“小年”情况。
录取分下降第二的是浙江工商大学(不限)专业组,下降了106分。该专业组下设公共管理类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其分数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出现了征集情况,征集具有不确定性且公共管理专业并不受欢迎,征集后分数出现向下波动也是合理的。
录取分下降第三的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不限)专业组,下降了90分。该专业组下设商务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0个专业,招生人数为150人。该专业组属于文理大杂烩专业组,既包含商务英语、日语等偏文专业,也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理工类专业,这种大杂烩专业组近年来越来越不受欢迎,因其对边缘分考生来说专业调剂概率太高,录取不到心仪专业的风险较大,出现分数的下降也不意外。这里优学教育研究院认为,如果对专业有要求而分数在某些专业组的边缘线徘徊,尽量避免报考此类大杂烩专业组。
除了上述三个院校专业组外,其余院校多为特殊性质类院校,比如医药类、师范类等,因特殊性质院校擅长专业领域固定,在填报时需考虑其他院校不擅长专业的性价比
下表展示了985院校录取最低位次变化幅度较大的top10院校专业组录取信息。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化/生)专业组和复旦大学(化)专业组外,其他专业组均为下降。

录取分变化最大的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化/生)专业组,上升了15分。该专业组在原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了临床医学(本博连读8年制)专业,招生人数由21人上升至26人。虽然人数有所上升,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本博连读的临床医学专业,是绝大部分想报考临床医学高分学子所青睐的选择,即增加了此专业让该专业组热度增加,吸引更多高分学子报考,最终促使专业组分数上升。
录取分变化第二的为吉林大学(不限)专业组,下降了14分。该专业组下设考古学专业,招生人数为2人。该专业人数招生过少,较容易出现分数波动,而考古学专业又是冷门专业,故分数出现向下波动的现象是合理的。
录取分变化第三的为吉林大学(化)专业组,下降了13分。该专业组2022年下设机械类、人工智能、土木类等11个专业,2023年调整为土木类、勘查技术与工程和交通运输3个专业,招生人数由95人降至24人。虽然人数大幅度下降,但是招生专业的热度也随之下降,原专业组配有人工智能等工科热门专业,会吸引一定数量的高分学子报考,而现专业组的专业并不受欢迎,故之前分段的学生可能转而选择其他更具吸引力的专业组,最终导致分数下降。
相较1.2节和1.3节中的院校专业组,985院校专业组的分数波动幅度明显小很多,因为985院校和高分学子的数量较少,可选择较少,一般不会出现非常剧烈的波动。但10分的波动对于高分学子来说已属不易,一些边缘分数的考生可能会选择搏院校层次,优学教育研究院提醒这类考生要降低专业期待值,边缘分数考生冲进去往往被录取至较差专业。
下表展示了211院校录取最低位次变化幅度比较大的top10院校专业组录取信息。从表中可以看出,变动大的院校专业组类型比较偏向复选科目为不限的综合类专业组,涉及院校类型多样,涵盖体育类、师范类、外语类、农林类等。

录取分变化最大的为北京体育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不限)专业组,下降了62分。该专业组降2022年的旅游管理专业抽取出来,添加了休闲体育专业,普通专业变更为高收费专业,招生人数由5人下降至4人。很显然普通专业变更为高收费专业就足以拦下大批考生报考,再者这两个专业也并不受欢迎,二者综合导致分数大幅度下降。
录取分变化第二的为陕西师范大学(不限)专业组,下降了56分。该专业组下设计算机类、工商管理类等10个专业,招生人数由84人上升至85人。该专业组分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出现了征集,征集后分数多由征集生源决定,具有不可控性。
录取分变化第三的为东北农业大学(不限)专业组,下降了28分。该专业组下设电气类、工业工程类等8个专业,招生人数由20人上升至41人。该专业组分数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招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二是2023年水利类专业出现了征集。
参考上述分数波动的原因,优学教育研究院须强调一下征集现象,征集本身具有不可测性,若前一年出现征集情况,切勿只参考这一年分数线,经常在第二年会出现分数修复的情况,具体还需结合招生计划、招生专业、人数、历年分等谨慎填报。
下表展示了双一流院校录取最低位次变化幅度校大的top10院校专业组录取信息。从表中可以看出,除了河南大学外,变动大的院校类型集中在医药类、农林类和理工类。

录取分变化最大的为河南大学(不限)专业组,下降了58分。该专业组在原专业组的基础上增加了教育技术学和建筑类专业,招生人数由16人上升至23人。该专业组分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增加的专业并不受欢迎,提高了边缘分数学生被调剂的概率,其次招生人数增加,二者结合导致分数下降。
录取分变化第二的为广州医科大学(化/生)专业组,下降了18分。该专业组下设临床医学、生物技术等14个专业,其分数下降主要原因是2023年生物技术和食品卫生和营养学两个专业出现了征集,且这两个征集的专业是很多学生回避的专业,征集后分数下降也不奇怪。
录取分变化第三的为南京医科大学(化/生)专业组,上升了17分。该专业组在2022年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和护理学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医学专业,招生人数由9人上升至11人。显然,增加的中医学专业相较之前的专业热门程度大大提高,能吸引更多考生报考,最终带来分数上升的结果。
上述院校中有两所是医药类院校,参考其他省份也会发现医药类省份经常会出现分数波动,因医药类院校的擅长专业比较明显且医学类专业冷热差距大,故优学教育研究院提醒报考医药类院校的考生,要理清楚自己是追求专业还是追求院校层次,通常备受追逐的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等专业的分数远远高出其录取线,而医学类专业有很多专业缺乏报考价值,当用一个较高的分数够不上院校专业组热门专业时,需要思考填报此类专业组是否风险过大。
